在文字中證道。——唐淚
電影《九龍城寨之龍頭》官宣啟動。
這件事此前已有動向。
原著小說作者余兒,在訪談中已經講到,故事計劃做成「三部曲」,在《九龍城寨之圍城》上映之后,將開拍前轉,以雷震東、阿占和龍卷風的江湖往事為核心。
并命名「龍頭」。
此刻官宣,果不其然。
而這部續作,既然陳年舊事已經不可避免,那麼,殺人王與龍卷風的相惜相殺,或將成為理所當然的故事核心。
所謂「宿命糾葛」,就應在了郭富城和古天樂這兩位演員身上。
二人曾經先后三次在大銀幕上,以「兄弟」形象示人,第一次是2004年的《柔道龍虎榜》,第二次是2023年的《掃毒3:人在天涯》,第三次則正好就是2024年的這部《九龍城寨之圍城》,如果《九龍城寨之龍頭》成行,則就來到第四次「兄弟」之誼。
雙雄一戰,與宿命糾葛,或勢在必行。
回頭再看。
這部港式商業大片,《九龍城寨之圍城》。
本身質素雖然過硬,但目測票房落點,或并不能及,一開始所展望的「十億票房」預期。
究其原因,大略有三點。
其一是港片趨勢下行,其二是排片方面,始終未有獲得足夠驅動力,其三則實際上,與電影的陣容有相當程度的關系。
前兩個原因,屬于客觀不可抗力,暫可不談。
而在電影的主創演員陣容角度來看,有這麼一個通行的規律,也即在同等題材、質素和投資規模之下,新人通常不及老將,演技派必然不及偶像派,單核不及雙雄。
當然,像李小龍、許冠文和雙周一成的巔峰年代,并不受此限制。
然時代已經不同。
很多人,或歡欣鼓舞于,這部電影的「以老帶新」。
名為一番的古天樂,其角色在電影行進到約三分之二的時間離場,更不用說戲份和時長都更少的洪金寶、任賢齊、黃斌,乃及僅客串三分鐘的郭富城。
所以整體看下來,「城寨四少」和反派王九,似乎撐起了整部電影。
尤其是林峰,幾乎是「從頭打到尾」。
而從電影的角度來說,我們暫且不說,有一大堆人在那里講,是不是該把這些演員,全數換成專業的動作演員,就單論表演的層次和撐場的角度,這群新人,當真「夠票」和老演員抗衡?
不諱言,差距甚大。
尤其這整部《九龍城寨之圍城》,動作只是一個「殼」,其真正成功之處,在于江湖、豪情、忠義、恩怨與熱血等種種。
這豈是一個「打」字可以解釋?
所以所謂換動作演員之說,純屬對電影不甚了了的問題。
再者,若無老一輩演員撐起電影的江湖情、宿怨糾葛等等內核,光憑年輕人的熱血和打斗,很顯然,電影非但會號召力不足,也必將落入下乘。
故而,以「龍頭」為續作,當然是正確之舉。
但似又舉棋不定。
以原著來講,「龍頭」這一段故事,將講述龍卷風的過往,其中就涉及其摯友「殺人王」,同時并將安排年輕演員,飾演二人的年輕版本。
與之同時,古天樂也在訪談中說,林峰將再次出場。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